2008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制定机关: 广州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
 - 公布日期:2009.02.28
 - 施行日期:2009.02.28
 - 时效性: 现行有效
 - 效力位阶: 地方规范性文件
 
2008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 2009年2月28日)
2008年,受国内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影响和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广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全力推动广州科学发展,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和建设宜居城市的“首善之区”。全市经济呈现平稳增长、价格回稳、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经济
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2008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215.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7.72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3198.96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4849.14亿元,增长13.6%。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2.04∶38.94∶59.0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3%、35.1%和64.6%。

财政收支
全年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77亿元,增长17.1%。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1495亿元,增长15.4%;地税部门组织收入727亿元,增长22.2%。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621.96亿元,增长18.7%。其中,营业税127.98亿元,增长3.6%;增值税128.72亿元,增长15.5%;企业所得税75.63亿元,增长26.8%;个人所得税35.34亿元,增长19.7%;房产税31.05亿元,增长18.5%。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支出713.0亿元,增长14.3%。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9.32亿元,增长23.8%;环境保护支出7.39 亿元,增长52.2%;教育支出95.72亿元,增长18.5%。2008年财政用于支援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资金2.41亿元。
价 格
消费市场价格: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5.9%,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7.7%,服务项目价格上升1.7%。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9.9%,其中,生活消费价格上升9.1%,服务项目价格略升0.8%。

表1:
2008年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单位:%
类别及名称  | 以上年价格为100  | 类别及名称  | 以上年价格为100  |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105.9  | 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109.9  | 
消费品价格指数  | 107.7  | 生活消费价格指数  | 109.1  |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 101.7  |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 100.8  | 
按类别分:  | 
  | 按类别分:  | 
  | 
食品  | 115.4  | 食品  | 116.7  | 
其中:粮食  | 109.6  | 其中: 粮食  | 115.1  | 
肉禽及其制品  | 124.7  | 肉禽及其制品  | 121.3  | 
水产品  | 119.5  | 水产品  | 127.1  | 
菜  | 122.7  | 鲜菜  | 125.4  | 
鲜菜  | 121.9  | 衣着  | 102.4  | 
烟酒及用品  | 103.0  | 居住  | 110.6  | 
衣着  | 100.3  | 家庭设备用品  | 105.5  |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 101.0  | 医疗保健  | 99.8  | 
其中:耐用消费品  | 97.3  | 交通和通讯  | 97.0  |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 103.1  | 文教娱乐用品  | 97.0  | 
交通和通信  | 98.8  | 其它商品  | 111.1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99.2  | 
  | 
  | 
居住  | 104.6  | 
  | 
  | 
生产领域价格: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3.7%。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升5.4%,生活资料价格上升1.8%。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上升9.4%。其中,黑色金属材料类、钢材类、化工原料类购进价格分别上升16.4%、13.1%和5.9%。全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15.2%。其中,幼禽幼畜、饲料、农用机油、大牲畜、化肥分别上升12.3%、15.3%、20.4%、26.6%和29.6%。
投 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04.56亿元,增长12.9%;新增固定资产1168.53亿元,增长8.0%;固定资产投资率为25.6%,下降0.6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985.16亿元,增长23.1%;更新改造投资348.87亿元,增长0.3%;房地产开发投资762.43亿元,增长8.3%。市属单位(含区、县级市及其他)完成投资1718.08亿元,增长11.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81.6%;中央、省属单位完成投资386.48亿元,占18.4%。
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63亿元,增长41.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47.43亿元,增长11.4%;其中,工业完成投资432.14亿元,增长9.5%,工业技改完成投资150.67亿元,下降2.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655.50亿元,增长13.3%。三次产业投资额的比例为0.08∶21.26∶78.66。

重点建设项目:全年广州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51.91亿元,占全社会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的比重为41.4%。一批重要生产力骨干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的地铁工程、广州高速公路工程、新广州客站及相关工程、广州亚运项目、中船集团广州龙穴造船基地一期工程,广州南沙汽车产业基地工程、广州电网输变电工程、广州开发区交通枢纽建设工程等项目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起着支撑作用。
二、主要行业
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0.19亿元,增长3.0%。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产值分别为145.12亿元、2.44亿元、64.97亿元、49.54亿元和28.13亿元。农业商品产值263.05亿元,增长5.0%。农产品产销率为90.7%。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34.35万亩,增加1.69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05.41万亩,减少3.30万亩;花卉种植面积20.31万亩,增长1.8%;年末水果种植面积98.83万亩,增加1.88万亩。林业生态效益显著,全市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063.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8.3%,林木绿化率44.7%。
表2:
2008年主要农牧渔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减(%)  | 
粮 食  | 万吨  | 43.86  | 3.6  | 
蔬 菜  | 万吨  | 313.93  | -3.6  | 
水 果  | 万吨  | 41.44  | -14.2  | 
糖 蔗  | 万吨  | 48.38  | 2.9倍  | 
生 猪  | 万头  | 230.73  | 16.3  | 
家 禽  | 亿只  | 1.12  | 5.3  | 
水 产 品  | 万吨  | 40.99  | -0.4  | 
其中:淡水产品  | 万吨  | 35.76  | -1.1  | 
都市型农业:全年都市农业总收入1375亿元, 增长10%。都市农业总产值1080亿元,增长5%。其中,加工本地农产品产值790亿元,增长8%。反映都市农业生产水平的特色农业产值和高新技术农产品产值分别达到129亿元和25亿元,分别增长3.2%和4.3%。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75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15家,都市农业示范区29个。农业产业化产值65亿元,增长3.7%;农业产业化规模达20%。
工 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956.57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5.99%,增长11.7%,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8%。全年工业总产值12639.05亿元,增长1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1627.56亿元,增长13.2%。全年新增工业总产值1861.63亿元(同口径比)。工业出口产品产值2359.38亿元,增长9.5%。全市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98%,下降0.5个百分点。

表3 :
2008年工业总产值主要分类情况 单位:亿元
指 标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减(%)  | 
工业总产值  | 12639.05  | 13.1  |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 4612.70  | 9.8  | 
其中:集体企业  | 92.10  | 1.1  | 
股份制企业  | 2828.39  | 17.3  | 
股份合作制企业  | 46.79  | 5.5  |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 6887.20  | 11.8  | 
其中:民营企业  | 2472.09  | 15.2  | 
其中:轻工业  | 4300.04  | 14.5  | 
重工业  | 8339.01  | 12.1  | 
表4: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 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减(%)  | 
软饮料  | 万吨  | 275.55  | -7.6  | 
啤酒  | 万千升  | 106.07  | -14.8  | 
服装  | 亿件  | 6.38  | -5.1  | 
发电量  | 亿千瓦小时  | 422.17  | -7.6  | 
合成洗涤剂  | 万吨  | 155.96  | 3.9  | 
轮胎外胎  | 万条  | 1057.31  | -2.8  | 
成品钢材  | 万吨  | 661.81  | -9.9  | 
汽车  | 万辆  | 88.16  | 11.9  | 
其中:轿车  | 万辆  | 87.94  | 12.3  | 
家用电冰箱  | 万台  | 112.54  | -27.8  | 
房间空气调节器  | 万台  | 492.80  | 19.0  | 
传真机  | 万部  | 78.46  | -15.5  | 
微型电子计算机  | 万部  | 19.05  | -84.3  | 
彩色电视机  | 万台  | 191.90  | -6.7  | 
电梯  | 万台  | 2.76  | 7.0  | 
钢琴  | 万架  | 8.47  | 0.3  | 
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口径为全市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下同。
三大支柱产业:全年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508.91亿元,增长12.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38.78%。其中,汽车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49.92亿元,增长8.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5.91%。汽车制造业中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增长21.8%。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1023.35亿元和1635.64亿元,分别增长17.7%和15.2%。
工业经济效益: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34.22,上升7.3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411.41亿元,增长16.1%;实现利税总额1069.34亿元,下降10.7%;实现利润总额549.2亿元,下降23.0 %。
建筑业
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72.90亿元,增长16.3%;完成竣工产值492.29亿元,增长0.1%。房屋施工面积6316.23万平方米,增长6.1%。房屋竣工面积1711.29万平方米,增长5.4%。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5.32万元/人,增加1.73万元/人。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已涉足全国30个省市,在外省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为159.52亿元,增长3.5%,占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的18.3%。
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754.86亿元,增长5.7%。
表5:
2008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
指 标  | 单 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减(%)  | 
货运量  | 万 吨  | 49436.72  | 7.8  | 
铁路  | 万 吨  | 6980.20  | -0.5  | 
公路  | 万 吨  | 33114.00  | 13.4  | 
水运  | 万 吨  | 8455.37  | -4.6  | 
民航  | 万 吨  | 66.39  | -5.9  | 
管道  | 万 吨  | 820.76  | 15.6  | 
货物周转量  | 亿吨千米  | 2452.46  | -0.7  | 
铁路  | 亿吨千米  | 264.86  | 2.5  | 
公路  | 亿吨千米  | 342.29  | 22.0  | 
水运  | 亿吨千米  | 1829.42  | -4.4  | 
民航  | 亿吨千米  | 15.50  | -11.5  | 
管道  | 亿吨千米  | 0.39  | 13.2  | 
表6:
2008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
指 标  | 单 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减(%)  | 
客运量  | 万 人 次  | 55355.34  | 8.2  | 
铁路  | 万 人 次  | 8346.00  | 10.0  | 
公路  | 万 人 次  | 42359.00  | 8.8  | 
水运  | 万 人 次  | 254.00  | -21.4  | 
民航  | 万 人 次  | 4396.34  | 1.8  | 
旅客周转量  | 亿人千米  | 1375.20  | 6.6  | 
铁路  | 亿人千米  | 344.39  | 7.7  | 
公路  | 亿人千米  | 371.86  | 17.9  | 
水运  | 亿人千米  | 2.31  | -20.8  | 
民航  | 亿人千米  | 656.64  | 0.6  | 
城市口岸:全年广州***国际机场起降航班达28.02万架次,增长7.4%;广州***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3340.84万人次,机场货邮吞吐量92.75万吨,分别增长7.9%和3.4%。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36899.85万吨,下降0.4%;其中,广州港货物吞吐量34677.82万吨,增长1.0%。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169.49万国际标准箱,增长17.1%;其中,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1097.15万国际标准箱,增长18.5%。
邮政、电信业: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收入15.32亿元,增长1.4%。收寄函件2.42亿件,增长11.5%;特快专递1675.45万件,增长33.2%。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收入248.34亿元,增长6.7%。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数633.75万户,比上年末下降1.5%。移动电话用户1917.0万户,增长7.8%。国际互联网用户228.90万户,增长17.7%。“小灵通”业务用户120.14万户,下降20.4%。

国内商业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40.13亿元,居全国主要城市第三位,增长21.0%。全年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13427.63亿元,增长22.1%。
批发和零售业: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835.13亿元,增长14.9%。实现零售额2624.52亿元,增长20.5%。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实现零售额1152.53亿元,增长19.8%,占全市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的43.9%。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销售商品分类中,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63.8%,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31.0%,汽车类零售额增长19.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长18.9%,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17.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8.3%。
住宿和餐饮业:全年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15.98亿元,增长14.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15.61亿元,增长23.8%。其中,星级住宿业和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实现零售额141.89亿元,增长12.7%。

金融业
金融: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84.41亿元,增长6.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6929.47亿元,当年新增2132.33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1079.55亿元,当年新增1566.91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7110.21亿元,现金支出17515.79亿元,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405.58亿元。
表7:
2008年广州地区中外资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
指 标  | 年末数  | 当年新增  | 比年初增减(%)  | 
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亿元)  | 16421.05  | 2111.58  | 14.8  | 
其中:企业存款  | 6410.13  | 772.25  | 13.7  | 
储蓄存款  | 6867.29  | 1277.68  | 22.9  | 
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亿元)  | 10304.73  | 1712.38  | 19.9  | 
其中:短期贷款  | 2716.12  | 248.17  | 10.1  | 
中长期贷款  | 6672.26  | 989.26  | 17.4  | 
外汇各项存款余额(亿美元)  | 74.38  | 7.63  | 11.4  | 
外汇各项贷款余额(亿美元)  | 114.24  | -11.66  | -9.3  | 

证券:年末,全市共有证券公司3家;证券营业部121家。全市境内证券市场上市企业达35家。全年境内新发行股票1只,通过境内证券市场筹资合计88.81亿元。
保险:年末,全市拥有保险中介机构121家,其中,保险代理公司80家,保险经纪公司15家,保险公估公司26家。全年保费收入309.38亿元,增长36.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4.02亿元,增长10.9%;人身险保费收入235.36亿元,增长46.4%。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66.80亿元,增长23.1%。其中,财产险38.10亿元,增长29.2%;人身险28.70亿元,增长15.7%。
房地产业
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553.18亿元,增长5.6%。房地产开发业完成投资762.43亿元,增长8.3%。房屋施工面积5500.37万平方米,增长6.1%。房屋竣工面积943.76万平方米,增长7.0%。商品房销售面积(含保障性住房)1079.68万平方米,下降20.1%。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为99.8%;其中新建商品住宅指数98.0%。
三、城市建设和管理
基础设施建设
全年市区(十区)完成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254.9亿元(不含城市维护费),同比增长14.3%。年末,市区(十区)城市道路总长度达5434公里,增长1.9%;城市道路总面积9305万平方米,增长3.4%。年内,全市地铁通车里程达到108.21公里。
公用事业
全年自来水售水量15.08亿立方米(十区口径);其中生活用水量11.04亿立方米。全市用电量545.92亿千瓦小时,增长3.6%;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98.70亿千瓦小时,增长9.8%。至年末,市区燃气销售总量148859万立方米(包括液化气、人工煤气和天然气,其中液化气、人工煤气按天然气热值折算),增长5.8%;其中,液化石油气销售总量102.8万吨,增长5.3%。
环境保护与治理
年末,全市共有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9座。全年广州市城市空气污染指数为一级的天数有119天,为二级的天数有226天,合计占全年天数的94.26%,比上年提高3.03个百分点。市区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0.071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8%;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46毫克/立方米,下降9.8%;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0.056毫克/立方米,下降13.8%。全年全市累计脱硫能力12.0万吨。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55分贝,与上年持平,城市交通干线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69.1分贝,下降0.1分贝。
珠江广州河段水质属Ⅳ类,丰水期达到Ⅲ类标准,全市江河水质与2007年基本持平;连续3年成功举办横渡珠江活动。9个污水处理厂区和四大污水处理系统建设进展顺利。按指标权重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8.8%,比上年上升0.83个百分点,按“一票否决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0.96%。比上年上升4.97个百分点。
社会治安
全年全市刑事立案数6.87万宗,下降13.9%,“两抢”案件下降25.5%;刑事案件当年破案数5.04万宗,破案率提高0.8个百分点。全年发生交通事故5442起,交通事故死亡人数1262人,损失折款1699.1万元,分别下降18.9%、12.1%和24.6%。全年发生火灾1211 起,火灾导致17人死亡,损失折款1309.3万元,分别下降2.1%、 5.6%和1.4%。
安全生产
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727起,死亡1349人,受伤6507人,直接经济损失7411万元,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分别下降16.7%、13.5%和20.2%,直接经济损失上升2.4%。其中,道路交通事故5420起,死亡1240人,受伤 6467人,直接经济损失1687万元,分别下降19.2%、13.6%、20.2%和25.2%。工矿企业(含建筑)生产安全事故88起,死亡88人,重伤30人,分别下降26.1%、9.3%和16.7%。直接经济损失4255万元,同比上升1.3倍。火灾1211起,死亡17人,受伤10人,直接经济损失1309万元,分别下降2.1%、5.6%、9.1%和1.4%。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6人/亿元,道路交通死亡率为6.8人/万车,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1.4人/十万人。
四、所有制结构调整与对外开放
所有制结构调整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全年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132.33亿元,增长12.1%;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083.49亿元,增长12.5%,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9.42%上升到49.70%。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2828.98亿元,增长12.5%,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4.43%。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612.70亿元,增长9.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9.6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6837.61亿元,增长11.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8.81%;股份制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694.26亿元,增长17.6%,占23.17%;股份合作制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0.2亿元,增长2.2%,占0.26%。
对外贸易
全年商品进出口总额819.52亿美元,增长11.5%。其中,商品出口总额429.64亿美元,增长13.4%;商品进口总额389.88亿美元,增长9.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出口253.87亿美元,增长14.6%,占全市商品出口总值的59.1%;国有企业出口92.17亿美元,增长8.8%;集体企业出口6.01亿美元,下降11.0%;私营企业出口76.71亿美元,增长16.7%。
表8:
2008年商品进出口主要分类情况 单位:亿美元
指 标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减(%)  | 
商品进出口总额  | 819.52  | 11.5  | 
出口额  | 429.64  | 13.4  | 
其中:一般贸易  | 191.65  | 13.3  | 
加工贸易  | 222.33  | 9.9  | 
其中:机电产品  | 225.25  | 17.2  | 
高新技术产品  | 74.76  | 7.2  | 
进口额  | 389.88  | 9.5  | 
其中:一般贸易  | 199.61  | 15.9  | 
加工贸易  | 136.58  | 7.7  | 
其中:机电产品  | 158.79  | 11.1  | 
高新技术产品  | 77.87  | 6.1  | 

外商直接投资
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6.23亿美元,增长10.3%;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企业)991个,增长3.3%;合同外资金额59.19亿美元,下降15.9%。其中,合同外资增资金额29.45亿美元,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外资金额的49.8%。全年批准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项目197个,合同外资金额50.08亿美元,下降18.3%。截至2008年底,广州市累计吸收来自123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9216个。世界500强大企业累计已有169家进入广州,共设立385个项目,投资总额159.72亿美元。
年末,在广州市工商局注册登记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共9240家,比上年末增长4.3%。外商投资企业在穗设立分支机构(非法人)6406个,外国及港澳台地区企业在穗设立常驻代表机构8012个。
表9:
2008年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行业名称  | 项目合同 数(个)  | 比上年增减(%)  |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万美元)  | 比上年 增减(%)  | 
总 计  | 991  | 3.3  | 362277  | 10.3  | 
农、林、牧、渔业  | 10  | 42.9  | 233  | -64.0  | 
采矿业  | 
  | 
  | 
  | 
  | 
制造业  | 241  | -35.6  | 148235  | 25.6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2  | -50.0  | 7386  | 2.3倍  | 
建筑业  | 10  | 2.3倍  | 1775  | 4.6倍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26  | 30.0  | 8401  | -16.3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68  | 38.8  | 9528  | 1.4倍  | 
批发和零售业  | 300  | 22.4  | 16055  | 88.2  | 
住宿和餐饮业  | 26  | -18.8  | 2787  | 95.3  | 
金融业  | 1  | 
  | 164  | -42.0  | 
房地产业  | 31  | -36.7  | 147317  | -9.1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244  | 60.5  | 18358  | 83.3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20  | 42.9  | 411  | -89.8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2  | 0.0  | 1459  |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8  | 1.7倍  | 78  | -70.2  | 
教育  | 
  | 
  | 50  | -41.9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 
  | 
  |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2  | -33.3  | 34  | -99.5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 
  | 
  | 
  | 
国际组织  | 
  | 
  | 6  | 
  | 
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和境外投资
全年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和对外设计咨询业务营业额3.20亿美元,增长49.95%。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和对外设计咨询合同额3.04亿美元,增长31.0%。年末,广州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和对外设计咨询业务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达15个。全年境外企业新增28个,中方投资10724.46万美元。
旅 游
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837.71亿元,增长5.0%。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1.30亿美元,下降1.9%;国内旅游收入620.15亿元,增长11.7%。城市接待过夜游客3528.74万人次,增长5.7%。其中,国内旅游者2916.26万人次,增长6.9%;海外旅游者612.48万人次,增长0.2%。主要宾馆酒店开房率为59.02%。旅行社接待总人数1179.63 万人次,下降15.3%。其中,旅行社组团旅游人数742.13万人次,下降17.2%。主要旅游景点接待游客(按售票口径)5630.05万人次,下降3.8%。
五、科技和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3990件,增长16.0%;其中发明专利4047件,增长39.8%,占申请量的28.9%。专利授权8081件,下降5.2%;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122件,增长32.6%。
年末,全市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5人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全市拥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146家;其中,国家级18家,省级53家,市级75家。各类独立研究开发机构164家。国家级、省级大学科技园7个。按照新的认定办法我市高新技术企业534家通过。
全年实现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981.30亿元,增长18.8%,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1.50%。规模以上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完成高技术产品产值分别增长25.4%、18.1%、11.8%和7.1%。
教 育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63所。全年招收普通本科、专科学生22.52万人,增长6.1 %;在校学生72.68万人,增长5.8%;毕业学生17.07万人,增长22.5%。年末,全市培养研究生的普通高校和科研机构26所。全年招收研究生1.93万人,增长6.6%;在校研究生5.38万人,增长8%;毕业研究生1.48万人,增长17.5 %。
全市100%的区和94.4%的镇达到“广东省教育强区”和“广东省教育强镇”标准,广州市已通过“广东省教育强市”的督导验收。省、市一级学校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占全市普通高中在校学生的89.13%(优质学位)。年末,全市共有小学1035所,在校学生86.29万人。普通中学465所,在校学生58.21万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7.3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01所,在校学生24.41万人。技工学校89所,在校学生19.62万人。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1.26%,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大学率82.06%。
年末,全市共有16所民办高校,在校学生18.2万人;148所民办普通中学,在校学生8.80万人;161所民办小学,在校学生24.54万人。
文 化
成功举办了2008中国国际音像博览会、第五届羊城国际粤剧节、第十三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在国际和全国性专业文艺评奖中,广州共获奖46项。年末,全市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7 个;文化馆、群众艺术馆15个,文化站 163个。公共图书馆15间;图书馆总藏量1563.3万册。档案馆26个,博物馆、纪念馆31个,举办陈列、展览213个,参观人数421万人次。全年摄制完成电影片1部。全市有广播电台2座,节目16套。电视台3座,节目26套。
卫 生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387个(不含1050个村卫生室);其中,医院21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7个,卫生监督所15个,妇幼保健院(所)13个。全市各类卫生机构共拥有床位 5.5万张;其中,医院拥有床位4.71万张。全市共有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8.09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3万人,注册护士3.09万人。全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向社会提供诊疗服务9168万人次,提供出院服务144万人次,分别增长4.95%和12.50%。
全年,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为13.08/10万和4.06‰。全市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得到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及时处置58起公共卫生相关事件。
全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参合率达99.4%,有17.49万人次的参合农民得到共2.98亿元合作医疗报销补偿。其中,住院补偿人数达16.1万人次,住院补偿1812元/人次,住院补偿金额占住院总费用的34.3%。另有0.45万人获得合作医疗保障救助基金的住院医疗救助,救助金额为75.04万元。
年末,全市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7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03个,社区卫生服务覆盖了全市97%以上街道,市统筹区内95%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了医保范围。
体 育
全年,广州运动员获得世界冠军12项17人次、亚洲冠军11项16人次、全国冠军62项98人次。在北京奥运会上,广州运动员获得冠军2项、亚军1项、季军2项。市、区、街三级举办的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及比赛1337项次,有482.42万人参加。举办国际、国内单项比赛52次。发行体育彩票11.31亿元。
社会保障与福利
年末,全市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55.26万人,其中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3.80万人。养老(市属及区属)、失业、工伤(市属及区属)、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39.80万人、282.66万人、326.96万人和 144.90万人。全市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市属及区属)达 60.39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12.25万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4.5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 7万人。
年末,全市共有社会福利机构169间,床位2.55万张。其中,民办社会福利机构77间,床位1.38万张。全市共有救助站5个,社区服务中心117个。全年安置残疾人就业1.5万人;残疾人接受职业技能培训5245人次。
截至2008年12月31日,市慈善会接收抗震救灾捐款74966.80万元,划转支出36150.77万元,其中向广州市对口援建威州前线工作组划转首批援建项目启动资金20000万元,向四川灾区划转捐赠款1772.46万元,划转过渡安置房支出10905.31万元,购置救灾物资173万元。市捐赠站接收抗震救灾捐赠物资301.63万件(箱),折算价值约14100万元,已拨付灾区269.59万件(箱),折算价值约13400万元。
六、人口、就业、人民生活
人 口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数1018.2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62万人,增长1.4%;人口出生率为8.85‰,死亡率为4.19‰,自然增长率为4.66‰。
就业与失业
年末,全市社会从业人员683.7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82.53万人,增长0.1%;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66.14 万人,增长0.9%;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35.11万人,增长5.4%。城镇从业人员419.54万人,增长5.1%。
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7.6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9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2%,上升0.09个百分点。全年安置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7.69万人;其中,安置“4050”人员(指女40岁、男50岁以上的下岗失业人员)5.37万人上岗就业。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67.9%。年末,全市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的职业介绍机构515个,前往各类劳动力中介服务机构登记求职人员达157.9万人次。
居民收支
全年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为45365元,增长12.9%。据城乡居民家庭抽样调查,全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5317元,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9828元,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3%。
全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20836元,增长9.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7632元,增长14.0%,占消费性支出的36.6%。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7%。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838元,增长7.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2.3%。
表10:
2008年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项 目  | 单 位  | 数 量  | 比上年增减(%)  | 
一、城市  | 
  | 
  | 
  | 
彩色电视机  | 台  | 165  | 1.5  | 
空调器  | 台  | 234  | 0.6  | 
电冰箱  | 台  | 105  | 3.6  | 
照相机  | 架  | 96  | 2.6  | 
移动电话  | 部  | 255  | 0.7  | 
家用电脑  | 台  | 114  | 15.1  | 
家用汽车  | 辆  | 16  | 23.8  | 
组合音响  | 套  | 73  | 持平  | 
洗衣机  | 台  | 100  | 持平  | 
二、农村  | 
  | 
  | 
  | 
彩色电视机  | 台  | 132  | 1.5  | 
空调器  | 台  | 92  | 19.5  | 
电冰箱  | 台  | 89  | 8.5  | 
照相机  | 架  | 28  | 7.7  | 
摩托车  | 辆  | 135  | -2.2  | 
移动电话  | 部  | 229  | 7.5  | 
家用电脑  | 台  | 52  | 15.6  | 
淋浴热水器  | 台  | 94  | 11.9  | 
固定电话机  | 部  | 101  | 1.0  | 
居 住
全年,全市商品住宅竣工面积达673.92万平方米。年末,市区人均居住面积达20.46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4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8.73平方米,增加0.19平方米。
注:
1. 本公报中的统计数据除人口和居民收支部分为年报数外,其余为初步统计数;
2. 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值和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除建筑业总产值按现价计算外,其余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