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方政府规章 > 正文阅览
转第
下载
保留字段信息
页面宽度(px):

页面宽度范围为200至2000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中山市人民政府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政府规章程序规定》的决定(2019)

中山市人民政府令
(第13号)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中山市人民政府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政府规章程序规定>的决定》已经2019年8月21日十五届70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市长 危伟汉
2019年10月15日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中山市人民政府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政府规章程序规定》的决定

  中山市人民政府决定对《中山市人民政府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政府规章程序规定》(中山市人民政府令第2号)作如下修改:
  
  一、将“市法制局”的表述修改为“市司法行政部门”。
  二、将第一条修改为:“为了规范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政府规章程序,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广东省地方立法条例》《中山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三、将第二条修改为:“市人民政府确定地方性法规建议项目、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政府规章,适用本规定”。
  四、删去第三条。
  五、将第四条改为第三条,删去第一款。
  第二款改为第一款,修改为:“市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政府立法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综合协调,并具体承担下列工作:
  (一)起草市人民政府地方性法规建议项目草案和政府规章年度制定计划草案;
  (二)组织实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地方性法规年度立法计划中确定由市人民政府负责起草的项目、市政府规章年度制定计划;
  (三)起草涉及政府通用行政行为规范的以及市人民政府交办的或者其他重要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草案;
  (四)审查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草案送审稿,并提请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审议决定;
  (五)承办规章的解释、备案和汇编等工作;
  (六)组织翻译、审定、编辑规章英文版本;
  (七)督促、指导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草案起草工作;
  (八)承办与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规章有关的其他工作”。
  第三款改为第二款,修改为“市政府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和法律、法规授权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以下统称政府部门),以及火炬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翠亨新区管理委员会、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以下统称镇区),应当做好政府立法的有关工作。”
  六、将第五条改为第四条,修改为:“市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在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政府规章。
  地方性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
  (二)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政府规章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
  (二)属于本市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七、将第七条改为第六条,修改为:“地方性法规的名称一般称条例、实施办法、规定、规则等。
  政府规章的名称一般称‘规定’、‘办法’等,不得称‘条例’”。
  八、删去第九条。
  九、将第二十条改为第十七条,第一款第(八)项修改为:“其他不得或者不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的情形”。
  第二款修改为:“已列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地方性法规立法规划、计划的,原则上不列入政府规章制定计划;政府规章实施不满两年的,不列入地方性法规建议项目”。
  十、将第二十一条改为第十八条,修改为:“地方性法规建议项目、政府规章年度制定计划应当列出提请审议项目,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列出预备项目。
  具有立法紧迫性且草案送审稿相对成熟的项目,列为提请审议项目;符合选项条件的其他项目,列为预备项目。预备项目条件成熟的,优先作为下一年度的提请审议项目”。
  十一、将第二十二条改为第十九条,删去第二款。
  十二、将第二十三条改为第二十条,修改为:“市司法行政部门对收集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建议项目以及相关意见建议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拟定下一年度地方性法规建议项目草案和政府规章年度制定计划草案,并按照规定进行征求意见、论证评估、立法协商后,由主要负责人签署,按规定时间报请市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审议决定”。
  十三、将第二十六条改为第二十三条,第三款修改为:“市人民政府规章年度制定计划获市政府有关会议审议通过或者调整之日起30日内,应当在中山市人民政府公报、市政府门户网站以及在本市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公布”。
  十四、将第二十七条改为第二十四条,修改为:“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草案的起草工作,原则上由提出立法项目建议的政府部门或者该立法项目涉及事项的主要实施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承担,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参与配合。
  “起草单位可以委托国家机关以外的教学科研单位、法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第三方机构起草。
  “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草案的起草单位应当确定项目负责人、工作人员以及工作方案,按计划要求组织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草案起草工作”。
  十五、将第二十八条改为第二十五条,修改为:“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草案,应当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借鉴国内外同类立法的成功做法,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与同等效力的其他地方性法规或者规章相协调、衔接;
  (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已经明确规定的内容,原则上不作重复规定;
  (三)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收费,依法设置;
  (四)主要制度及措施合法且确有必要、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改进行政管理和方便可行、有利于社会公众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具有前瞻性以及能在较长时间和一定范围内普遍适用;
  (五)体现行政机关的职权、责任相统一和社会公众的权利、义务相统一,符合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六)符合立法技术的要求,做到结构严谨,逻辑严密、条理清楚、文字简洁、用语准确、明确具体;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
  十六、将第二十九条改为第二十六条,修改为:“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草案,应当按照下列要求,广泛听取意见,并开展咨询、论证、听证和评估等活动:
  (一)以征求意见函、召开征求意见会等形式征求政府部门、镇区、管理相对人的意见,以及人大代表、相关人民团体代表意见;拟设定行政许可的,还应当征求负责该行政许可具体工作的政府部门、行政审批改革工作部门等部门的意见;拟设定行政收费的,还应当征求相应收费管理部门的意见。
  (二)除依法需要保密外,应当将地方性法规草案、政府规章草案及起草说明等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公布,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向社会公布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草案、征求意见的期限一般不少于30日。
  (三)涉及专业性、技术性问题,需要进行可行性、风险预测的;或者涉及意见分歧、争议较大的事项,需要科学厘定的,应当进行论证、评估,听取专业意见、权衡取舍。
  (四)涉及重大利益调整,存在重大意见分歧,拟设定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收费或者涉及其他对社会公众权利义务产生较大影响的事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需要进行听证的,应当举行听证会,听取利益利害关系方的意见和建议。
  (五)对重大疑难问题,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问题和社会生活中新出现的问题,可以委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业智库等开展专项研究。
  (六)就特定问题和事项,可以进行意见咨询。
  (七)拟设立制度、采取措施对市场主体切身利益或者权利义务有影响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听取有代表性的企业、民营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和行业协会的意见。
  (八)对社会公众意见的采纳情况和不予采纳的理由,应当在立法草案送审稿报送市司法行政部门后10日内在市政府门户网站或者本单位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
  根据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草案具体情况,开展咨询、论证、听证、评估等活动可以邀请下列相关人员参加:
  (一)人大代表;
  (二)有关国家机关代表;
  (三)军事机关和军人军属代表;
  (四)有关人民团体代表;
  (五)相关领域专家学者;
  (六)基层工作者和群众代表;
  (七)有关行业协会代表;
  (八)其他相关单位代表和人员。”
  十七、删去第三十条。
  十八、将第三十三条改为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修改为:“送审函”;第(四)项修改为:“以各种形式征求意见的书面意见原件和相关会议记录、对意见采纳情况和理由”;
  第(五)项修改为“进行咨询、论证、听证、评估的,还需提交咨询、论证、听证或者评估报告以及咨询材料、论证记录、听证记录、评估记录等相关材料”。
  删去第二款。
  十九、将第三十四条改为第三十条,第(一)项修改为:“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二十、将第三十五条改为第三十一条,修改为:“起草单位应当按照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地方性法规立法计划和政府规章制定计划的安排,按程序完成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草案的论证、起草和报送工作。
  因特殊情况不能完成或者需要延期的,起草单位应当及时提交书面情况说明,报市人民政府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二十一、将第三十八条改为第三十四条,修改为:“市司法行政部门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草案送审稿进行审查:
  (一)是否符合本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实体性要求;
  (二)是否符合本规定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程序性要求;
  (三)需要改变现行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定的,理由依据是否充分;
  (四)对各方面意见的处理是否合法、适当;
  (五)是否符合其他关于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草案拟定、报审程序要求;
  (六)需要审查的其他内容”。
  二十二、将第四十条改为第三十六条,修改为:“ 市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将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草案送审稿涉及的主要问题发送有关机关、组织和专家征求意见。
  市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就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草案送审稿涉及的主要问题,深入基层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听取基层有关机关、社会公众的意见”。
  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草案送审稿涉及重大利益调整的,市司法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进行咨询、论证、评估或者委托研究。按照规定应当听证,起草单位未举行听证的,市司法行政部门经本部门负责人或者市政府批准,可以举行听证会。
  市司法行政部门可以将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草案送审稿及起草说明等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向社会公布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草案、征求意见的期限一般不少于30日。对公众意见的处理情况,应当在地方性法规草案报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政府规章公布后10日内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
  二十三、将第四十一条改为第三十七条,修改为:“在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草案起草、审查过程中,相关部门和镇区应当对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草案认真组织研究,提出意见,经本地本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同意加盖单位印章后,按要求反馈。相关政府部门和镇区还应当积极协助起草单位和市司法行政部门组织调查研究,并提供有关档案资料和其他必要条件”。
  二十四、将第四十六条改为第四十二条,修改为:“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草案时,由起草单位作说明,市司法行政部门根据需要作补充说明。
  其他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按照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的通知要求参加会议。其他单位对草案提出意见时,对同一问题除发生新情况外,应当与征求意见时反馈的意见或者协调达成的意见相符,不得重新提出异议”。
  二十五、将第四十八条改为第四十四条,第一款修改为:“经审议通过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应当在市长签署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以市人民政府议案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议”。
  第三款修改为:“经审议通过的政府规章,由市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并应当在市长签署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以市人民政府令印发公布,及时在中山市人民政府公报、市政府门户网站、中国法制信息网以及本市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全文刊载。中山市人民政府公报上刊登的政府规章文本为标准文本”。
  第四款修改为:“公布政府规章的命令应当载明制定机关、令的序号、规章名称、通过日期、施行日期、市长署名以及公布日期。经过修改的规章,应当依次载明修改机关和日期”。
  二十六、将第五十二条改为第四十八条,修改为:“市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对年度政府规章制定项目进行汇总统计,形成政府规章目录,报国务院、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省人民政府、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电子信息系统,集中动态公布政府规章文本和效力情况”。
  二十七、删去第五十六条。
  二十八、将第五十八条改为第五十三条,修改为:“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公民认为政府规章同法律、法规相抵触或者违反其他上位法规定的,可以向市人民政府书面提出审查的建议,由市司法行政部门研究并提出处理意见,报市人民政府审议决定”。
  二十九、增加一条,作为第五十七条:“本规定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
  根据上述修改内容和实际情况对条文顺序和文字表述作技术性调整。
  本决定自2019年10月15日起施行。
  《中山市人民政府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政府规章程序规定》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本数据库提供的电子文本正式引用时请与标准文本核对。